您所在位置:首页 > 景点门票 > 丹东景区门票 > 丹东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
门票 
门票类型
景区原价
优惠价
2人以上价
支付方式

景点介绍

门票·开放时间:电话咨询

天桥沟森林公园简介:

   天桥沟森林公园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形成于1.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被中外地质学家誉为“地球造山运动经典之作”。这里是清王朝“龙兴之地”和皇家围场之一,清王朝期间曾封禁长达277年。公园占地面积60余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高达96%。 天桥沟森林公园春日百花争艳,俏满人间;盛夏青山滴翠,清爽宜人;金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冬日银装素裹,玉树琼枝。可谓“一季一世界,四季四重天”。

   公园于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200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辽宁省“十佳森林公园”和“国防教育基地”之一。2009年,辽宁碧水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注册。依托天桥沟森林公园进行系列旅游开发。除对原有景区景区的旅游景观进行改造开发以外,又对整体布局进行了从新设计,又开发完善了附属配套项目,从根本上实现了由观光旅游到度假旅游的转变。此外还充分利用和深度开发了野山参,林蛙,中华蜂,的部分林下产品,并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综合性林下产品生态生物基地。为广大游客提供了绝佳的生态旅游环境和绿色食品,使林下产业与旅游产业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天桥沟得名及其传说

   踏入了天桥沟这块神奇而迷人的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枫墅山门和刻有“天桥沟森林公园”的门额,门额文字是由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范曾先生亲笔题写的。

   说到枫墅山门,不能不提及“天桥沟”得名的来历。天桥沟的得名,源自山门附近一块横卧山涧的巨石,宛如“天桥”,故名。据当地民间传说:玉帝之女有一头秀发,不知何故突然脱发,公主茶饭不思,一筹莫展;玉帝钦命巡天天将四处打探医治脱发之法。一日,有天将来报:“凡间有一胜景,其山之泉可治脱发”。公主遂来到山泉喷涌的天桥沟,掬碧潭清溪梳洗秀发,果然有奇效,遂居此地;一天,公主又来到溪边梳洗,突闻一阵歌声由远及近,但见一位英俊的牛郎踏歌而来,公主见之顿生爱慕之情,但山涧阻隔,无法通行,遂拔出头饰金簪,化作石桥,有情人得以相会并终成眷属。玉帝闻知,龙颜大怒,命公主急速返回天宫。公主不从,与牛郎双双化作耸立的高山,从此得以永驻人间,并为后人留下一段美丽的佳话。后来,当地人就把这座石桥命名为“天桥”,“天桥沟”的地名即由此得来。

天桥沟四大景区和两条游览线路

天桥沟森林公园分为四大旅游景区和两条游览线路。

   四大景区分别为:莲花峰景区、玉泉顶景区、晓月峰景区、红枫谷景区。

   两条游览线路分别为:栈道旅游线路和红色旅游线路。

莲花峰景区简介

   天桥沟森林公园莲花峰景区共有天桥峰、蟒松奇观、逍遥石奇观、小一线天、黑熊洞、莲花映日、龟凤石、神柞劈石、迎宾石、蛤蟆石等主要景点10处。该景区主要特点是:峰回路转,山势险绝,居高临下,云海苍茫,奇石叠起,妙趣横生。由此处出发游览莲花峰景区,大约需要3个小时。

天造地设天桥美

   据林业、环保和旅游专家学者介绍,天桥沟森林公园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森林植被保护最完好的原生态景区之一,甚至可用“几近完美”来形容。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点:

   一是天桥沟地接新宾“赫图阿拉”老城(努尔哈赤时代的第一个都城),明末清初为“老罕王”努尔哈赤统辖之地,也是著名的“萨尔浒大战”主战场之一(即柏林川一带,与天桥沟隔山相望)。清入关以后200多年里,清王朝一直将这一带封为“龙兴之地”,封山禁猎,严禁一切官民开采盗伐,以免伤及大清“龙脉”。故使天桥沟地区原始森林得到严格保护。直到清光绪三年(1877年)设宽甸县,关外移民才陆续迁往宽甸、长甸等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较为肥沃的地区,而定居天桥沟地区的移民依然甚少,致使山林在整个清代未遭破坏性采伐。

   二是在日伪时期逃过一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宽甸县。天桥沟山高林密,地势险要,人烟稀少,先后为辽东抗日义勇军、由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游击区,抗日军民曾多次在此地伏击日军。尽管日军曾放火烧毁抗联部分宿营地(密营),但过火面积限于局部地区。抗日联军退往吉林、黑龙江北部和苏联境内后,日本人才壮着胆子进入天桥沟地区,并修筑窄轨铁路,准备大肆采伐森林、外运木材。因铁路施工环境恶劣等因素导致工期推迟,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这条窄轨铁路仍未建成通车,使天桥沟地区原始森林得以幸免这一劫难。

   三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天桥沟创立了国营林场,并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黎明林场”。因天桥沟主峰——老佛爷座子山海拔1086.7米,在辽东地区最早迎来黎明的曙光,故名。在计划经济指导下,黎明林场长期坚持间伐与封山造林相结合的方针,历经几十年不懈努力,如今交给我们的依旧是秀美如画的青山绿水艳阳天。2009年9月,天桥沟森林公园由辽宁碧水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接手创业以来,公司秉持“环保至上”、“游客至上”的理念,投入巨资,经过科学规划设计和长达3年时间的精心施工,这座天下名山及其自然资源不仅没有受到人为损害,反而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并打造出一幅幅美仑美奂的山水画卷和人文景观。当我们走进这幅壮美的山水画卷,信步天桥沟,秀峰、叠岩、林海、鸣泉一一映入眼帘,时时撞击着我们的心灵,燃起对造化神工的热切期待、赞美、迷恋和神往。

“天桥霁月”

   “天桥霁月”是“天桥八景”中最具魅力的景色之一。雨雪停止叫“霁”,在天桥沟森林公园,不论春夏秋冬,只要雨雪停止以后,景色是最美丽动人的;尤其在雨后的夜晚,明月如洗,凌空高照,万物明净,鲜亮可人,月光洒满寂静山谷,不时传来声声鸟啼,游人的思绪变得纯净安然,胸襟也为之豁然开朗,“心底无忧天地宽”,真如仙境一般美好而圣洁。

   在天桥峰下感受“天桥霁月”,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登临天桥峰顶,又是另一个大千世界。天桥峰是拔地而起的一座山峰,海拔440米,虎踞天桥沟口,怪石嶙峋,雄奇伟岸,颇为壮观。天桥峰与金鸡峰相互对峙,中间一条狭窄山涧为“清云溪”,是通往景区的唯一隘口。由于山间空气湿度大,不仅雨后即使在朝阳之下也常见彩虹高悬,真可谓“山涌通紫气,峰托落照虹”。

   在海拔400米的峭壁上,可见“天桥峰”三个摩崖大字,尤为醒目。关于天桥峰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传说天桥峰与金鸡峰以前不是一分为二,而是一座完整的巨峰。由于这里是山民和猎户对外通商的捷径,因此山阻隔难以通行,他们只得求助当地的“山神”。这位“山神”倒也痛快,一口应允。只见他施用法术,大喝一声“开道”!那山峰居然闻声断开,让出一条窄窄的通道。山民和猎户们纷纷倒地叩头,拜谢这位神通广大的“山神”,“山神”一边还礼,一边遁去,只听得天空中回响着“山神”的话:“吉星高照、吉星高照……”“吉星”,通常是指“福禄寿”三星。山民和猎户们得知山峰是“吉星”劈开的,哪敢怠慢,忙请一位老学究恭恭敬敬地书写了“吉星高照”4个大字,并请石匠在山中石壁上凿刻,以示拜谢和纪念。这“吉星高照”四字依然保存至今,只是那“照”字缺少最后一点。据当地老乡们说,那最后一点是留给后人的,只要过往的人们都去抚摩最后一点,就能够实现“吉星高照”,也能够分享到“吉星高照”的福分。好奇心强的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下“照”字,是否真的少了那最后一点。

天桥沟“天下地质奇观”的真实来历

   有关天桥沟奇特地貌形成的原因,虽然民间有不少传说,而且这些传说都很美丽、很美好,但毕竟是民间传说。这里,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天桥沟天下地质奇观形成的真实原因吧!

   天桥沟森林公园以其奇伟壮美的山川驰名天下。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说,天桥沟属长白山脉老岭支脉,为欧亚板块凸起地貌。大约在1.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地球的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引发地壳局部受力、岩石急剧变形而大规模隆起,形成剧烈的造山运动。由此在天桥沟形成晚侏罗纪侵入岩——花岗岩山体,又经中生代白垩纪、新生代印度支那-燕山-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影响,初步形成天桥沟现在的地貌特征。据地质专家解释,造山运动通常表现为岩石水平方向的挤压和拉伸,也就是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以及形成褶皱和断裂,类似天桥峰、金鸡峰、莲花峰、晓月峰、鹰嘴峰、“一线天”、“龟拜佛”等天下奇峰怪石,都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亿万斯年的演化变迁留下的天下胜景,且以其主峰上千米的高度雄踞辽东群山之巅。因此,天桥沟地质奇观被中外地质学家誉为“地球造山运动经典之作”,对于深入研究远东-欧亚板块地质构造学及其演进趋势和规律,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确切地说,天桥峰和金鸡峰原本是一座山峰,由于地球造山运动产生的位移,导致整座山峰发生断裂,最终形成现在的模样。古人惊叹大自然的魔力,又无法科学解释这一地质现象,于是就有了“吉星”、“仙人”劈山“开道”的传说。

“蟒松”奇观

   从天桥峰前行140米,就会看到“蟒松”奇观。据民间传说,天宫里有一条蟒蛇精,硕大而寿高;一次赴乌龟精摆下的酒宴,一时兴起便多饮了几大杯,不料走在回府的路上酒劲上来了,居然动弹不得,直挺挺地进入梦乡;有巡天天将打此经过,见状加以点化,遂使蟒蛇精化作一棵硕大的油松树,因此而得名。此松呈螺旋向上弯曲状,树皮如蟒蛇鳞甲一般,猛然看上去仿佛一条昂头挺身的巨蟒。站在蟒松下方观看角度最佳,但见巨蟒蛇身浑圆,好像刚刚饱餐一顿,神采飞扬,活灵活现。

   天桥沟蟒松树龄在200年以上。由于这棵油松树龄较久、生命力极其旺盛,特别是它的虬枝铁干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曾引来中外众多美术家、摄影家来此写生拍照。据说,象蟒松这样形态奇特优雅的古松,在省内外均比较罕见。

“逍遥石”奇观

   距蟒松80米处,游客看到的就是著名的“逍遥石”。说到“逍遥石”,看似寻常并不寻常。此话怎讲?通观“逍遥石”,高2米有余,长约3米,宽约1米,是由多块石头自然堆砌而成;“逍遥石”纹理自然,古朴大方,洒脱飘逸,乃大自然之神奇杰作。

   请注意,“逍遥石”最值得欣赏的看点在于:最上面的岩石,您如果用手用力推它,居然有能“动弹”的感觉;但是,无论您再怎么用力,也不能把它推下来。人们之所以把它叫做“逍遥石”,就是因为它似动非动,似静非静,给人以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感觉,故名“逍遥石”。大自然奇特的造化之工,不能不令人拍掌叫绝。

“逍遥路”上说“逍遥”

   “逍遥路”。路边绿草萋萋、铺青迭翠;花儿芳香醉人、沁人心脾;树木苍翠挺拔、秀丽多姿,总之给人一种逍遥自在、悠然自得之感。“逍遥路”路面尤为平坦,来宾们可在此稍事休息、自由活动、拍照留念,或面向山谷放声高喊,放松一下俱疲的身心,也算是乐得逍遥吧。

借这个机会,和各位来宾聊一聊“逍遥”的话题。

   追求时尚,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法则,无可厚非。现如今,无论中国人、外国人,无论城市人、农村人,都在追求时尚。时尚可以作多种解释,其最高境界之一应该是“逍遥”。

   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几乎都面临这样那样的压力,甚至有着这样那样的烦恼和忧愁。城里人常年居住在“围城”里,他们遇到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形象,就是市井生活的喧嚣纷扰,尤其是在很大、特大的“围城”里,人们不免有些疲倦或厌倦,向往乡村宁静山水、恬淡生活和粗茶淡饭。人生在世,就仿佛走在漫漫旅途,适时让自己歇歇脚,让心松松气,为自己也为亲友洗洗尘。一句话,让疲惫的身心得到修养和调理,这就是“逍遥”,也是一种时尚。天桥沟森林公园重整河山,打造出如今这处休闲与时尚完美结合的山庄会所,就是为了满足中外各界人士的需求。您和您的家人、朋友来到天桥沟,感受一下神秘的天桥之旅,也就拥有了放宽心的最佳场所;在这里,把身心和山水林泉贴得再近些,您就能够把烦恼和不快抛到九霄云外,把勇气和运气拾将起来,重整旗鼓,昂扬而上,让天桥胜景永远记得您,也请您记得这样一句话:其实,生活原本就是这么美好!原本就该这般“逍遥”!希望各位来宾随遇而安,静心休养,再攀高峰!

“小一线天”奇观

   天桥沟森林公园有一大一小两个“一线天”,我们现在到达的是“小一线天”。在我国山水景观中,不乏“一线天”这样的景观。由于各地地质构造不同,各地的“一线天”也有所不同。天桥沟“小一线天”非同寻常之处,不亲身经历是无法领略其妙谛的。一般认为,天桥沟“小一线天”大约形成于8000万年前后。它是因为地球造山运动发生位移,导致这座山峰从中间断裂而形成的缝隙,这条缝隙宽处有80厘米,窄处仅有40厘米,高达120米左右,总长百余米,两壁如刀削斧劈一样齐整。

   进入“小一线天”后可谓“险象环生”,透过两边几十米及至上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仰望苍天仅有“一线”,惊叹之余,眼前突现险象——“提心吊胆石”挤在两壁之间,真有一触即落的危险,让人心悸不安。实际上,“提心吊胆石”的石龄至少已有几千万年了,它的寿命恐怕也会和它的石龄一样久远;所以,名为“提心吊胆石”,实则“放心大胆石”。面对眼前的“拦路石”挤在路中间,不得不让人低下头去,只能从它下面的小洞钻出。临近一线天的出口,大家本该长出一口气了,可是这块“卑躬屈膝石”横在出口,只好请各位暂时委屈一下,只要您弯腰屈膝,就能够顺利通过这一难关。大自然的造化,总会蕴涵许多人生哲理,警示人们,启迪人们。其实,做人、为官、经商以及做其他任何事情,都可能会面临暂时委屈一下的问题,只要能达到目的地,暂时委屈一下又何妨!各位来宾都是各界精英,想来一定会有更深刻的人生启迪。

   一位日本风景专家说:“我看过的世界各国风景名胜,天桥沟的小一线天为世界奇有”。果然名不虚传!

“黑熊洞”与天桥“三宝”

   “黑熊洞”原是黑熊(俗称“黑瞎子”、“熊瞎子”)的府邸,现已成为天桥沟森林公园一处绝妙的自然景观。有的来宾可能会问:天桥沟真有黑熊么?回答是肯定的。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说天桥“三宝”。

   在当地有句“民谣”:“天桥沟有三宝:人参狍皮细辛草”。说到天桥沟的人参,至少有“三绝”:一是独特地貌、土质、水质的涵养,使“天桥沟参”(又称“林下参”)内含滋补成份与“野山参”相近;二是原生态野化培植之法,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绝无污染。三是品种和品质独特,“天桥沟参”与朝鲜“高丽参”、宽甸“石柱子参”为同一祖系,但经过人参栽培专家长期培育,使得“天桥沟参”与“野山参”野合杂交后出现了新品种,其品质更佳。天桥沟现有“天桥沟参”(林下参)2.2万亩,为全国最大的林下参产业基地。

   还有“狍皮”,也是天桥沟特产之一。其实,天桥沟野生动物种类有上百种,大型野生动物主要有黑熊、野猪、狍子、野鹿、水獭、獾等。在黎明林场建设时期,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出现,大型野生动物锐减;近些年来,随着林业生态环境大幅改善,一些大型野生动物又开始在天桥沟一带出现。其中,狍子、野猪等较为常见,但黑熊踪迹比较罕见。冬天是天桥沟森林公园有组织开展狩猎季节,猎获的野味以狍子、野山鸡等为多。当地人还把狍子戏称为“傻狍子”。为什么把狍子叫做“傻狍子”呢?据当地有经验的老猎人讲,狍子很精明,尤其善跑,速度极快,视觉听觉极其敏感,正在飞跑的狍子很难准确击中;但狍子有个习惯而且代代相传,就是它一旦听到响动,会立即停下脚步,扬起两耳,放眼双目,四下观望;说时迟那时快,蹲守在附近的猎人手中的“老洋炮”(单管猎枪)已经响了。于是,猎人们就有了收获。狍子浑身都是宝,“狍皮”具有隔热防潮功效,“狍肉”为著名山珍野味,故为天桥“三宝”之一。

   “细辛草”是一味名贵的中草药,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详细记载,其味辛性温,有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心肺疾病等症,可制作汤剂和中成药,疗效显著。目前,天桥沟森林公园规模栽培的名贵中成药除了细辛外,还有五味子等,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有人会问:都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怎么到天桥沟就改了呢?给大家解释一下:其一,天桥沟地区不产貂皮和靰鞡草,所以改为“狍皮”和“细辛草”;其二,貂皮和狍皮都属名贵皮草,但作用不同,此外,貂皮可通过人工饲养获取,而狍子很难做到早就不穿靰鞡鞋了,所以,靰鞡草用途也受到限制,再说了,论起功用和价值,“细辛草”更为名贵,作用更大;其四,东北地区面积广大,各地土特产也各有特色,不可能完全一致,在天桥沟森林公园,“人参狍皮细辛草”是名副其实的“天桥三宝”。

   回过头来说说“黑熊洞”。“黑熊洞”原是一堵顺山而卧的石岗,地壳运动将石岗一分为二,形成如此壮观的断岩石缝;石缝宽2米,高70米,长80多米。石缝内有一山洞,昔年为黑熊“府邸”,穹隆高大,洞道幽深,洞厅飞石凌虚,千姿百态,洞顶滴水,溅玉跳珠。走进洞中,不觉凉意袭人,因山洞与峡谷独特的地理构成,使“黑熊洞”内温度保持在8℃左右,冬暖夏凉,故有“天然空调”的美誉。

“莲花映日”别样红

   “莲花映日”位居“天桥八景”之首,是天桥沟森林公园最佳景点之一。“莲花映日”因“莲花峰”而得名。这里,向来宾们介绍一下“莲花峰”的景色。

   “莲花峰”海拔960米,主峰是由五块形如莲花瓣的巨石自然堆砌而成,远看突兀而立,环如高塔,形如莲花宝座;近观峭壁叠岩,如倾如坠,是天桥沟森林公园登高探险观日出的最佳去处,也是中外美术家、摄影家写生摄影的首选之地。在天桥沟有句话很流行:“不登莲花峰,美景眼前空”。是说到了“莲花峰”,才能看到天下真正的良辰美景。

   “登临莲花峰,还须导游领”。“莲花峰”神秘之处在于,它是一座“莲花迷宫”,如果没有导游引领,外地游客因找不到路径很难登临主峰,甚至登临主峰后又找不到返回路径。在导游引领下,游客需经过栈道、石梯、石缝才能登顶,并顺原路返回。这话并非“故弄玄虚”,待来宾们亲历以后,会相信我的话真实可信。请来宾们不要离开队伍,随我依次而行,并请注意安全。

   现在,我们已经攀栏登上“莲花峰”主峰。请看:五块莲花瓣似的巨石匀称摆开,形成映日绽放的一朵巨大莲花。此时,大家方可悟出“莲花峰”名字的由来。据民间传说,“莲花宝座”常作为天神的座驾出现在人类面前。释迦牟尼和观世音菩萨均用莲花为座,故所有寺院佛像均以莲花为宝座。《阿弥陀经》描写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莲花峰“莲花宝座”之莲花比“车轮”要大许多,有人说它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做法事的道场。于是,“莲花峰”便多了几分“仙气”和“神气”。

   值得一提的是位居“天桥八景”之首的“莲花映日”,真可谓“美不胜收”。到“莲花峰”观日出,伴随着山脚下此伏彼起的鸡叫,但见一轮红日由朵朵白云缓缓托起,一霎时天地间便明亮起来,也有了生机和活力,眼前的一切仿佛被披上一层金色柔纱,游客们也个个成了“护法金刚”,真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只是要享受这一良辰美景,还须来宾们起大早、攀高峰。所以,游客们通常只能在日出之后才来光顾“莲花峰”。即使如此,“莲花峰”的景色依旧美得醉人。

   登临“莲花峰”顶,远观俯视,真可谓:“大千世界来眼底,万种风情撞心头”。远看四界,如置身云表,俯临万壑;下视飞禽,凌空振羽,自在翱翔;放眼百里,山峦起伏,逶迤浩荡;临风洗心,极目观涛,真有“仙风道骨”、飘飘欲仙之慨。今人有《天桥沟九九十成》五言诗句为证:

   寻北国胜迹,避闹市喧嚣;

   观风云际会,聚天下英豪;

   接天地灵气,揽山水怀抱;

   闻蛙鼓鸣禽,听万顷林涛;

   洗凡尘俗念,任思绪逍遥;

   命高球入洞,赏天籁歌谣;

   乘扁舟击水,戴斗笠垂钓;

   尝人参仙草,品奇珍佳肴;

   养浩然正气,收创业捷报;

   做山水主人,步隆升天桥。

   放眼向西眺望,可曾见“擎天四友”的相貌身影?一位酷似弥勒、一位状似菩萨、一位如孙悟空、一位像猪八戒。这还不算蹊跷,出奇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面向西方,头也不回地阔步前行,表现出此去西天取经矢志不移的神态;“卷帘大将”猪八戒紧紧跟随,似乎也不含糊,只是他脸朝东北方向,心里惦记的可能还是难分难舍又难忘的高老庄……

大自然鬼斧神工,石相天成,观后真叫人赞叹不已,如梦如幻,的确不可思议。

“龟凤石”奇观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龟凤石”。但见下面的石头像一只正探出头的乌龟,龟壳上的纹路清晰;龟石上面的岩石则像一只收起双翅的凤凰,龟首凤尾,峭立山间,巨岩横生斜长。其形象之逼真,宛如绘画艺术大师笔下的大写意《龟凤长寿图》,出神入化,令人惊叹,堪称大自然“神来之笔”,所以被称为“龟凤石”。

   其实,龟和凤都是吉祥之物,均为祥瑞长寿的象征。关于天桥沟“龟凤石”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据说乌龟精和凤凰精都是天宫里的“天神”。这乌龟精精通风水之道。一日,两位“天神”奉玉皇大帝钦命,四处巡访美景,以供玉皇大帝踏访享用。因乌龟精行动缓慢,遂由凤凰精驮载,遍访天界;但天界美景居然不入乌龟精“法眼”,于是两位“天神”便来到凡间;但见天桥沟山水形胜,与天界有别,十二分动神,便在此地逗留数日;转眼间到了返回天宫复命的时候了,两位“天神”动身前开怀畅饮,孰料由山泉酿制的美酒把凤凰精灌倒了,乌龟精只得背负凤凰精启程,没走几步,这乌龟精也酒劲生发,酣然入睡。等到两位“天神”醒来时,已误了返回天宫的期限,既然回不去天宫,干脆就留驻此间吧,于是,两位“天神”便化作了“龟凤石”,由此为天桥沟留下这举世无双的一道奇特风景。

   “龟凤石”景点为莲花峰景区游览车中转站,也是游客小憩之地。请来宾们在此一边歇息,一边欣赏四野风光;天桥沟森林公园管理处安排得很周到,游客可在此乘坐免费游览车下山休息。但由此步行下山,将会一览“神柞劈石”、“迎宾石”、“蛤蟆石”等著名景点,如果您选择乘坐游览车下山,将无法看到这几处绝妙景点。请来宾们自主决断。好了,愿意步行下山游览的来宾,请随我前行。

“神柞劈石”奇观

   “神柞”是一棵神奇的柞树,把一块巨大岩石一劈两半,“神柞”在中间挺拔生长起来,故名。

   在天桥沟森林公园,柞树是较常见的树种之一。柞树属于阔叶乔木,木质比较坚硬。柞树浑身都是宝,它的种子又叫“橡子”,产量很高;在饥荒年代,是贫苦百姓的“救命粮”。大家还记得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喝粥”那场戏吗?其中有一句台词:“这粥里尽是橡子面,还有沙子……”戏里所说的“橡子面”,就是用柞树种子制作的。只是“橡子面”又苦又涩,难以下咽。柞树叶是柞蚕的主要食料,东北盛产柞蚕丝绸,就是用柞树叶喂养柞蚕吐丝加工纺织而成。

   柞树耐寒,适应性极强,即使在石缝里也能生长。“神柞劈石”就是柞树生命力顽强的有力例证。给各位出一道讨论题:“神柞劈石”这一自然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事实上,柞树是不可能“劈石”的,而是先有石缝,后来在石缝里长出柞树来。

“迎宾石”是怎样形成的?

   沿九曲石阶林荫步道向上走,便可看见一方巨石悬于岩峰项上,这就是“迎宾石”。该石有5米见方,风吹或人为推动,“迎宾石”便会发出“咚咚、咚咚”的响声,仿佛在说“欢迎、欢迎”!有人说它是远古飓风时代被狂风刮落到此,也有人说是新生代冰川时期由于冰川移动推移到此,也可能是地球造山运动的杰作,也许这是一个无法破解的自然之谜。不管怎么说,“迎宾石”就象迎接过往宾客的“迎宾员”,不论春夏秋冬、雨雪风沙,它一直恭恭敬敬地静候在这里,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迎来送往各地来宾游客。所以,被称为“迎宾石”。

“蛤蟆石”的传说

   天桥沟森林公园盛产蛤蟆。蛤蟆,学名青蛙、林蛙,一名“田鸡”,满语称之为“蛤什蟆”(一作“哈什蚂”)。东北人所说的蛤蟆(蛤什蟆),不是指癞蛤蟆(蟾蜍),也与青蛙、林蛙有别;因其肚呈红黄色,又称“红肚蛤蟆”、“红肚田鸡”、“黄蛤蟆”。蛤蟆(蛤什蟆)是集食品、保健品、药品于一身的动物;主要功能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产后失调,精神不振,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等症;因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可用于食补。

   “蛤蟆石”,只能看不能食用。“蛤蟆石”因其状如蛤蟆,故名。据当地人传说,蛤蟆精赴乌龟精的宴请时喝醉了,走在回洞府的半路上便不能动,被仙人点化变成一块巨石,遂成为我们今天见到的“蛤蟆石”。

   “蛤蟆石”不仅形状酷似蛤蟆,其背上还真有蛤蟆,您说奇怪不?不仅如此,“蛤蟆石”背上这个一米见方的小石潭,终年积水,春夏两季红肚蛤蟆便在石潭水中产卵,由卵孵化出的小蝌蚪或静伏潭底,或欢游水面,显得悠然自得。有人会问:“蛤蟆石”上的小石潭何以终年不干涸?有好事者曾将石潭积水排干,不久水又慢慢溢满石潭;细看石潭底部竟然无一缝一孔,石潭之水从何而来?难道是“天水”不成?据专家介绍,由于天桥沟森林公园植被丰厚,空气湿度大,水源涵养好,“蛤蟆石”体内水分始终处于饱和状态,而巨石四周树荫浓密,石潭里的水分也不易蒸发,故而终年积水。

玉泉顶景区简介

   天桥沟森林公园玉泉顶景区共有迎客松、一线天、玉泉顶、抗联小路、密营遗址等主要景点5处。该景区主要特点是:山水游与红色旅游相结合,景色优美,密营隐秘。由此处出发游览玉泉顶景区,大约需要2-3个小时。

北国第一“迎客松”

   去过安徽黄山的游客,一定记得那里的“迎客松”。黄山“迎客松”是黄山标志性景观。我们今天将要踏访的天桥沟“迎客松”,堪称天桥沟标志性景观。就其树龄、树径(胸径)、树高、树冠冠幅而言,固然不及黄山“迎客松”,但就姿态和未来前景而言,并不亚于黄山“迎客松”。

   第一,以树龄论,黄山“迎客松”树龄在800年以上,天桥沟“迎客松”树龄在350年以上。以树径(胸径)论,黄山“迎客松”胸径64厘米,天桥沟“迎客松”胸径40厘米。以树高论,黄山“迎客松”树高9.91米,天桥沟“迎客松”树高5米。

   第二,黄山“迎客松”系松科新种,与台湾松为同一种属;天桥沟“迎客松”则为油松,因其树枝修长,且有几根横枝长达数丈,向下伸展,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枝干遒劲,仪态万方,与黄山“迎客松”有异曲同工之妙,故名。正因如此,两者相较,各有所长,难分高下。

   第三,黄山“迎客松”树龄较久,但愿其老而弥坚,健康长寿。天桥沟“迎客松”正值壮年,其生命力极强,未来前景极为广阔辉煌;虽历经350多年风霜雨雪,仍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和活力。

有专家指出:“黄山迎客松为南国第一迎客松,天桥沟迎客松允为北国第一迎客松”。今人有《天桥“迎客松”礼赞》五绝诗一首赞曰:

   寿高不觉老,长臂迎君早。

   雨来涤旧尘,更露姿容好。

   喜欢诗歌创作的朋友,欢迎您随时把吟颂天桥美景的诗作寄给我们,或者发送到我们的网站,我们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另外,我们正在编印《天桥颂》的诗集,旧体诗、新体诗都可以,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积极参加!

“一线天”奇观

   天桥沟森林公园有两处“一线天”,其中,“小一线天”位于莲花峰景区,“大一线天”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线天”位于玉泉顶景区。两个“一线天”名字相近,景致风韵及其险要程度却各有千秋,不能简单类比。

   玉泉顶“一线天”悬崖相依,两山并立,相距不过数尺,远观只见蓝天一线自峡中露出;中间一道齐刷刷的石缝,仰头望去,两侧石壁宛如刀劈斧砍一般,有“壁立千仞”之感,真可谓“利剑神功,天开一线”,故名“一线天”。仰观夹在两旁的岩壁,有一种强大的压迫感,仿佛两端石壁正在不断合拢,再加上崖壁间悬着一块巨石,成摇摇欲坠之势,令人胆颤心惊,不由地让人发出一番慨叹:玉泉胜景,百态千姿;自然魔力,变幻位移;美哉天桥,远东第一!

   玉泉顶景区之“一线天”,不仅山岩壮伟,也是消暑纳凉好去处。游人至此,森罗肃然,暑气顿消,流连其中,尘远器散,物我两忘。游历归来,顿生沧海桑田之慨叹,又得饱览胜境,洗心祛烦,实为游客上佳之选。

玉泉顶与“云海观涛”

   辽东有句谚语:“山有多高,水有多长”。此话一点不假。当您登临玉泉顶主峰,会亲自印证这句谚语的精准。

   传说众仙去天宫赴会,在飞过玉泉顶时正感口渴,低头发现下方有一弯泉水,水色清冽如透明宝玉,便拨转云头,下界饮泉解渴;众仙饮罢,连连称赞,一仙叹曰:“此甘泉、彼甘泉,莫如此玉泉”!故后人将此泉命名为“玉泉”,称此峰为“玉泉顶”。

   玉泉顶海拔980米,玉泉水长年不断。据专家检验,玉泉之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颇为有益。天桥沟当地流行一段顺口溜:“山中有玉泉,饮之赛神仙;常饮玉泉水,益寿又延年”。据说饮神仙饮过的玉泉水可长命百岁,游客朋友不妨饮上一口,图个如意吉祥和快活。

   玉泉顶主峰为孤石峰,远看似塔,顶天立地,确有“塔势出长剑,孤高耸云端”的气魄。置身玉泉顶,天风浩浩,林海茫茫,“流云足下走,苍天头上悬”,此乃世间罕见之大气象也。“天桥八景”之一的“云海观涛”,在莲花峰和玉泉顶均能感受得到。若遇夜雨晨晴,大雾弥漫,于玉泉顶观赏云海,最为壮观。但见白云万里,红日高照,波涛汹涌,云烟翻腾,恍如置身海上孤岛,远处几座千米以上高峰,如海上仙山孤岛,飘忽游移,大千世界,尽收眼底。凭高望远,指点江山,顿生轩昂气宇,又萌凌云壮志。

   在玉泉顶欣赏“云海观涛”的游客,定会惊异自己来到了天上,踏云飞游,壮怀激烈,此为天桥云海之奇观,也是“天桥八景”最美之景致。

杨靖宇将军与“抗联小路”

   所谓“抗联小路”,其实就是隐藏于天桥沟森林公园内的一条秘密小路,东北抗日联军当年在遭遇危急情况时,可沿此小路安全转移。进入森林之中,往北上山,山石蹉岈,怪石密布,道道绝壁横亘,除了知情人以外,都以为无路可过。可是,偏偏有两道绝壁中间裂开一道东西走向的大缝隙,出现了一条秘密小路,当地人称其为“抗联小路”。

   天桥沟“抗联小路”与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杨靖宇将军(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人。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从事地下工作,1932年组织抗日联军。据辽宁地方党史研究学者介绍,由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曾活动于辽宁省宽甸县天桥沟地区。这里,向各位来宾简要说明一下几点:

   第一,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期间,天桥沟一带就是抗日义勇军、山林队经常出没的地方。当地群众特别是猎户们揭竿而起,积极响应义勇军的抗日斗争,或参军参战,或提供援助。这就为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联进驻天桥沟地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二,东北抗联在天桥沟地区前后活动的时间。从1934年7月开始,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杨靖宇将军率领所部400余人进驻天桥沟地区,并在此地开创了抗日游击区。[ 《中共丹东地方简史》东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25页。]杨靖宇将军后来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暨第1路军总指挥兼政治委员等职。1938年夏,由于抗联1军1师师长程斌叛变,第1路军处境更加艰难。此后,杨靖宇将军告别了他所热爱的天桥沟军部密营和那里的百姓,率部北上吉林一带,继续坚持游击战。1940年2月23日,转战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的杨靖宇将军孤身一人下山买食物的消息,被人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杨靖宇将军,将军在突围时被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机枪点射杀害,时年仅35岁。杀害将军的岸谷隆一郎于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自杀。伪满特工队领队叛徒,原抗联1军1师师长程斌于抗战胜利后混入山西省的八路军队伍,并于1950年代初被发现镇压。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第三,东北抗联在天桥沟地区的主要活动情况。一是把天桥沟地区作为东北抗联的宿营地之一,在这里建立了多处密营。有关情况我们随后看到密营遗址再介绍。二是建立了抗日游击区和东北地区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四平乡民主政府。1935年12月,在天桥沟方家隈子尹家大院,由时任东北抗联第1军第1师政治部主任程斌(后来叛变投敌)负责创建了四平乡民主政府。乡政府成立后,发动群众,筹集给养,护理伤员,惩治汉奸,传递情报,军民联手,打击敌人。三是东北抗联以天桥沟游击区为依托,多次出兵主动袭击日伪军。据可靠资料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后,杨靖宇将军亲率抗联第1路军主动出击,先发起新宾黄土岗战斗,后在广大群众配合支持下,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在宽甸县双山子、四平街(就是现在的天桥沟)痛击日军守备队,毙伤日军水出、陆岛队长以下30余人。东北抗联天桥沟伏击战击毙两名日军佐级军官,给日军沉重打击,日军在战场原址立了一块碑记,这块碑至今仍保留在天桥沟森林公园管理处,它是东北抗联英勇抗日的有力证明,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铁证。

东北抗联密营遗址

   东北抗联在天桥沟地区的密营遗址至少有20多处,且分散于附近的原始森林中,其中以玉泉顶区域的密营遗址居多。玉泉顶是一座独立山峰,孤峰向东倾斜,倾斜面平整光滑,与地面成50度夹角。抗联将士们依托山体倾斜面,用树木枝干和木板搭建起一座座简易的木屋,每间木屋里放置一张木板搭建的床铺,可容几十人居住。1934年7月,杨靖宇将军率东北抗联1军军部和1师官兵在此密营宿营,与日寇展开了长达4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由于抗联1军作战频繁,许多伤员需要救治,于是他们在与密营遗址一山之隔的大黑沟西湖区组建了野战医院。野战医院组建以后,抗联在辽东地区作战负伤的伤员都送到这里治疗。1954年,丹东市人民政府在大黑沟里树立了一座抗联遗址纪念碑。在四平村大阴雾沟里,迄今还保留着抗联将士曾住过的山洞、土炕,这些珍贵的革命遗址保存至今已70多年,实属罕见,它已成为革命历史文物永留人间,光照千古。天桥沟森林公园也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是凭吊抗联英雄、继承先烈遗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光荣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基地。

晓月峰景区简介

   天桥沟森林公园晓月峰景区共有避雨石、雨穿石、仙人砌、情侣路、情侣树、晒经石、仙人洞、双树功、古桦将军、晓月鸣禽、夹扁石、求全石、群驼峰、龟拜佛等主要景点14处。该景区主要特点是:象形奇石林立,有的活灵活现,有的惟妙惟肖,有的神形毕现,有的憨态可掬。其中,以“天桥八景”中的“晓月鸣禽”最为著名。由此处出发游览晓月峰景区,大约需要3个小时。

为什么说天桥沟景致独特迷人?

   在动身前往晓月峰景区的路上,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天桥沟森林公园的非凡之处。很多到天桥沟森林公园游览休假的来宾,总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天桥沟的景致究竟神奇在哪些方面?或者说,为什么说天桥沟景致独特迷人?利用这段时间,我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游客的普遍心理是:越是未体验的事情越想去体验,越是未去过的美景越想去看看,仿佛披在新娘头上神秘的面纱,都想撩开一睹姿容。在天桥沟森林公园对外开放前,整个林区并不对外接待游人。对外开放后,天桥沟森林公园才开始露出其秀美壮丽并有些神秘的面容。惟其如此,就越发魅力四射,招人喜爱。

   天桥沟森林公园山水之胜、景致之美,既不同于我国传统上的“五岳”,又别于长白诸景。天桥沟四季景色分明,可谓“一季一世界,四季四重天”。春风来袭,漫山野花,争奇斗艳,蜂蝶飞舞,俏满人间;夏日高阳,浓荫蔽日,雾锁群峰,苍翠欲滴,清爽宜人;金秋时节,层林红枫,万山红遍,鱼跃龙门,野果溢香;冬日冰雪,银装素裹,玉树琼枝,雉狍肥美,狩猎正忙。北国山水之雄奇、剽悍、粗犷、豪放,与南国山水之纤秀、婉约、绮丽、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而独领神韵,别具一格。

“避雨石”奇观

   在通往“雨穿石”的路上,有块高约数米的巨石,巍然挺立。巨石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顶部倾斜且向前延伸,延伸出来的这部分如檐如伞,下部凹陷,可容数人避雨,故得名“避雨石”,意为遮风避雨保平安。关于“避雨石”的传说很多,广为流传的是说这里只容好人在此避雨,凡做了坏事的人到此避雨,总是照样被淋成“落汤鸡”。还有一种说法:当雷雨交加之时,行善之人在此避雨,就会听到“雷公”和“电母”夸赞保佑行善之人的话语;如果作恶的人来此避雨,就会出现雷鸣闪电,令人心惊胆颤,不敢久留……据当地老人说,东北抗联时期,杨靖宇将军和抗联将士们就曾多次在此避雨、歇息、打尖(吃饭之意)。

   身处“避雨石”下,观赏它那浑然天成的独特造型,魅力无比;在“避雨石”下享受自然赋予的日精月华,通灵神秀;雨中来此避雨,会感悟到上天带给您心灵的宁静与共鸣,使人陶醉于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之中。

“雨穿石”奇观

   整个巨石上面布满了坑坑洼洼的小孔,这是被经年累月的雨水冲击而形成的。所以,人们称之为“雨穿石”。水滴石穿,指的是连续不断的水滴,点点滴滴地落在岩石上,把坚硬的岩石滴穿。看似渺小的水滴,力量似乎微不足道,好像没有什么威力可言;而这块花岗岩石质坚硬细密而厚重,即使人类要想凿穿它,也要借助锤子、钢钎,还要花费一番功夫才行。那么,水滴是靠什么穿透岩石的呢?外国有一位叫拉蒂默的人说过这样的话:“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这话千真万确。

   常言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喜欢游山的人,总会在这里停下脚步,陷入沉思。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不经意间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其实,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是如此。站在“雨穿石”面前,人们并没有把它看做普普通通的顽石,而是从雨滴石穿这一自然现象中悟出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把它奉为人生的一面镜子。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坎坷,但只要像水滴那样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目标专一,即使微小柔弱的力量也会日积月累,最终一定能够产生巨大能量和质的飞跃,实现自己人生的远大志向和抱负。

   为什么说天桥沟是文学艺术家的创作基地?

   在天桥沟森林公园,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的中外文学艺术家,其中有作家和诗人,还有美术家、摄影家以及艺术爱好者。作家和诗人来天桥沟森林公园采风,他们用艺术的笔触、激越的诗情,讴歌赞美天桥沟,留下各种优美的文学作品;画家们来天桥沟森林公园写生,他们说这里到处都是美景,到处可以“入画”。摄影家们说,摄影讲究“取景”和色彩对比,这两条都被天桥沟森林公园占全了。所以,画家们用他们的画笔,摄影家们用他们的照相机,将天桥沟的山光水色定格为永恒的画面和影像。这些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使天桥沟的奇美景致更添诗情画意和神韵,使无数观众获得了高品位的视觉享受。

   据一位美术评论家介绍,来自海内外的众多文学家、美术家、摄影家之所以如此钟情于天桥沟森林公园,其中有一个“秘密”:原来,文学艺术创作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新”字。现如今,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历史人文景观,几乎都被文学家们、美术家们、摄影家们艺术地表现过了;就艺术创作题材而言,越是没有艺术表现过的山水奇观,其艺术作品就越新颖,艺术价值越高,也就越能吸引公众的眼球,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好评,甚至还能在艺术作品展览、评奖中拔得头筹。由于天桥沟森林公园对外开放时间较晚,外界对其奇观美景知之甚少,所以,来这里采风的文学家们,写生作画、摄影创作的艺术家们,就连他们自己都很陌生、也很惊奇,当他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一经问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太美了、太新奇了”!于是,他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得以大获成功。说到这里,您还等什么?赶快拍照吧!

“仙人砌”奇观

   “仙人砌”奇观,实际上是地球造山运动形成的一段极短的石墙。有人说,不就是一段石墙吗?有何“神奇”啊?请各位仔细观看,这段石墙“堆砌”如此整齐,究竟出自谁人之手?还有,这段石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很显然,论工艺这段石墙真可谓精准绝伦,绝非任何工匠的技艺可以企及,仿佛仙人砌成,故此人们称之为“仙人砌”。而在地质学家眼里,这段石墙的研究价值可是“非同一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地球造山运动留下的一件杰作;通过考察研究“仙人砌”,就能够对地球造山运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就是说,“仙人砌”是因为地壳运动产生的挤压造成的,说不定,地质学上的“金钉子”就在这里呢!大自然的魔力和鬼斧神工,不能不让人为之赞叹,让人自愧不如。

天桥沟有多少“奇观”?

   天下名山,多为世人熟知;唯独天桥沟藏在深山亿万年,一直不为外界所知。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方允许游客来此游览。山水之胜,妙在新奇。如今,当天桥神女头上柔美的面纱被悄然揭去,她那如蒙如幻的瑰丽景致引来高朋雅士赞叹称奇。天桥沟的景致充满神秘色彩,由于此地保存有大片原始森林,因人迹罕至,至今仍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美景奇观和新奇动植物,譬如,类似“仙人砌”这样的地质奇观,天桥沟森林公园究竟有多少?至今也难以准确统计;还有那些叫不上来名字的花花草草、昆虫蝴蝶等等,所有这些谜题,都有待于游客和专家学者探秘寻踪,揭开真相。

“情侣路”上悄悄话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条小路,有着十分温馨的名字——“情侣路”。这条路周围环境优美,繁花似锦、树绿茵浓、层林尽染、古木参天、遮天蔽日、万顷苍翠,微风轻轻拂过,令路上行人万千愁绪都化为乌有。如此惬意的环境,为情侣们营造出浓情蜜意般的氛围,让人沉醉。顺便提醒各位一句:情侣们在“情侣路”上相依相偎、传情达意,请一定说“悄悄话”,也就是说话的声音要尽量小一些,因为这里非常幽静,如果声音稍大些,就会被人不想“偷听”也会“偷听”得到。

“情侣树”下订终身

   天桥沟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真可谓奇中有奇,妙不可言。就说这对“情侣树”吧,不知有多少有情人在此树下订终身。这是一株山杨树,那是一株黄桦树,均为70余年生,有腰围粗细,两树根部相距50厘米左右,可是到了5米高处便紧紧拥抱在一起。枝杈相互穿插交接,叶脉相通,远看像是连为一体的情侣,不依不舍,情真意切,形成拥抱亲吻之势。还有更为令人称奇之处,请各位近观,这对“情侣”却是长在一起,几乎达到天衣无缝的地步,最终成为一株树,皮与树干紧紧相连,永不分离。还有奇观在上头:当这对“情侣”合为一体、长到2米高之后,居然又分开生长,各显神通了。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什么树都有啊”!今人有“打油诗”一首赞曰:

   桦是多情女,杨为痴迷男。

   拥吻枝相接,情深意缠绵。

   同饮一涧水,共斗风雪寒。

   植物尚如此,真爱遍人间。

   “情侣树”下都是爱,人间至爱高如天。携侣游山的来宾,请一定在“情侣树”前留下您和伴侣的靓丽合照,以示爱情的忠贞,也让“情侣树”见证你们的甜蜜事业。未能携侣游山的来宾,以及正在寻觅爱情的游客,建议大家都在“情侣树”前摄影留念,都来沾一沾“情侣树”的福气和缘分,相信“情侣树”一定会给您的爱情生活带来最美好的祝福,祝愿您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寻找到心仪的爱侣。

“晒经石”奇观

   “晒经石”。为什么把这块石头称作“晒经石”呢?当听到“晒经石”这三个字时,有人可能会自然地联想到佛教经书,认为曾经有僧侣(出家人)在这里晾晒过经书。其实不然,在巨石的上面有一股清流从石壁上缓缓滑过,形成了一道“清泉石上流”的柔美自然景观,看上去就像一页页经书在不停地自行为大家翻阅着,故称为“晒经石”。

“仙人洞”奇观

   中国的“仙人洞”,以庐山“仙人洞”最为著名。据去过庐山游览的人们介绍,那里的“仙人洞”其实很平常,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山洞。天桥沟森林公园的“仙人洞”,是一个贯穿石洞,高3米,宽2米,长30余米。这个“仙人洞”的特别之处在于,当地老人们都说“仙人洞”里住过“仙人”,而且他们还亲眼见过两位“仙人”。这到底是真是假?

   据辽宁地方党史专家考证,当地老人所说的两位“仙人”,并非传说中的“神仙”,而是两位抗联战士。这话还须从70多年前的1938年夏说起。当时,在日伪当局威逼利诱之下,时任东北抗联1军1师师长程斌带领50余人,投降了本溪日伪“山林警察大队”;但是有两名抗联战士宁死不降,偷偷地潜回天桥沟,由于密营已经暴露,这两位抗联战士只得在这个山洞里居住。尽管他们的行踪非常隐密,由于在这里住了较长一段时间,还是被当地猎人发现了。日伪当局为了欺骗民众,到处散布辽东地区抗联已经“绝迹”。所以,猎人并不知道这两个人是抗联战士,误以为他们是“神仙”,故称此洞为“仙人洞”。现在大家看到的“仙人洞”三个大字,系我省著名国画家、鲁迅美术学院原院长宋惠民教授亲笔题写。

   有人会问:那两位抗联战士后来的下落如何?我们曾请教过辽宁省和丹东市的党史研究专家,由于相隔时间较久,缺乏有关史料,这两位抗联战士的名字和下落一直都是个谜。不过,两位抗联战士在天桥沟活动情况表明,当时辽东地区的抗联并没有“绝迹”;像程斌这类民族败类毕竟是少数,而杨靖宇将军和两位抗联战士这样的民族英雄、“硬骨头”的中国人,才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值得后人永远景仰和学习。

“双树功”奇观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赞叹的奇特景观。就说您眼前这两棵不足怀抱粗的花曲柳树吧,看似平常的两棵花曲柳,竟然支撑住了一块倾斜的巨石。其毅力之坚、功力之大,令所有见过它们的人们都赞佩不已。所以,后人尊称其为“双树功”。

   先说说这块10米见方的巨石吧,轮重量大约在万吨以上,巨石向下坡探伸3米,形成坠落山谷之势,没料想,恰被两棵花曲柳死死地拦住了去路。近前仔细观察,您就会发现,花曲柳与巨石接触点处,树已牢牢包住巨石的边缘,勇敢地承担起托住巨石、免其坠落的神圣职责,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呀!即使如此,花曲柳依然奋力抗争,不改其茁壮成长的态势,表现出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和超乎寻常的战斗力,令人叹为观止。两棵花曲柳,树种相同,粗细相当,两个支点,一左一右,使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的巧妙安排。

   “双树功”旁边有一处抗联密营遗址,值得后人永世瞻仰。据史料记载,当年抗联1军少年营的小战士们,其中最大的只有18岁,最小的仅有15岁,他们曾在这里借坡搭棚,修建密营,平日练兵,战时杀敌,立下赫赫战功。由于当时环境险恶,少年营小战士们在这里一把炒黄豆一把雪,冰天雪地穿着单衣与日伪军坚持斗争。1936年4月26日,少年营奉命冒雨攻打双山子伪警察署“崔家大院”(地点在天桥沟山脚下),由于日伪军和伪警察戒备森严,这次战斗打得十分惨烈,参加战斗的15名少年营小战士不幸全部壮烈牺牲。战后,当地百姓冒死收殓烈士们的遗体,安葬在附近小山上。解放后,人民政府为烈士们修建了烈士陵园。

   我们今天能够过上和平幸福美满的生活,真的来之不易。对于那些为了民族解放、独立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们,我们永远感激他们、怀念他们。这正是:抗联密营遗址永在,革命烈士浩气长存。

“古桦将军”

   在晓月峰的山梁上,生长着一棵树龄已有280多年的黄桦树,树高30多米,胸围粗大,需两人联手才可以合抱,这棵原始古桦历经无数风霜雨雪,依旧枝繁叶茂,冠如伞盖,蔚为壮观。请各位细看树身底部,居然有被火烧过的痕迹。请问:火烧的痕迹从何而来?它为什么遭此劫难呢?

   有人说,是不是雷电引发的山火所致?回答是否定的。难道是人为纵火么?说到这里,我们还须从70多年前说起。1936年10月,日本侵略军在连连遭到东北抗联沉重打击之后,纠集本溪、宽甸、桓仁三县日伪军大举“讨伐”在天桥沟密营中的抗日联军。抗日联军依托天桥沟天然屏障,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日伪军“讨伐”多日居然连抗联人影也没有看到;日本侵略者恼羞成怒,便下令放火烧山,将这片原始黄桦树林火烧殆尽。这棵古桦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火烧的斑斑痕迹无疑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野蛮罪行的又一铁证。对于这段历史,我们一定要牢记,决不许这一历史悲剧再度重演!

   幸存的这棵古桦树,堪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长达14年的日伪统治时期,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者,东北人民一直没有屈服,一直坚持反抗斗争。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为代表的抗日军民不怕流血牺牲,就如同这棵古桦树,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人们为了纪念杨靖宇将军,又称此桦树为“杨桦”、“古桦将军”。

“晓月鸣禽”真奇观

   “天桥八景”中的“晓月鸣禽”,是因著名的“晓月峰”而榜上有名的。“晓月峰”海拔1050米,是天桥沟第二高峰。“晓月峰”顶部石岩之上,罗列3块巨石,重约万吨以上,总高52米,山石相交,构成一个透明的孔洞,当地人俗称其为“透眼砬子”(巨大的岩石曰“砬子”);从远处观看,又像天上一弯月牙,故称“晓月峰”。

   “晓月峰”陡峭险峻,虽然已经架设攀梯,仍被游人戏称为“登月行动”,因攀登“晓月峰”时时处处让人感到惊险刺激,但游客安全是绝对有保障的,请大家放心。登上“晓月峰”,感觉大不同。原来在山下看到的是“月牙”,在山上“明月”里却是个能同时站立20余人的空间。人在“明月”里,“高处不胜寒”。一阵阵凉风扑面而来,就好像到了“广寒宫”,真是一个“清凉世界”。

   都说天桥沟森林公园“一处一世界,转身又一景”,此话一点不假。由于视角的变换,您眼中的奇特美景也千变万化,美不胜收。譬如,在“晓月峰”山下远望“晓月峰”和置身其中,都会有变幻莫测、出乎意料的美感;站在峰顶,大千世界、良辰美景尽收眼底,令人目不暇接;雄险奇秀,道不尽眼前万千景象;空灵幻化,抒不完心中旷远畅达。

   有人会问:“天桥八景中的”“晓月鸣禽”因何得名?换言之,为什么叫“晓月鸣禽”?原来,天桥沟森林公园拥有上百种鸟类。据当地村民介绍,每当农历月初入夜时分,天上一弯“镰月”(月初月亮呈“月牙”状,形似镰刀,故称“镰月”),山上又有一弯“镰月”,鸟儿们见状非常吃惊,于是整个山谷里顿时响起一阵又一阵鸣叫声,仿佛在问:“怎么多出一个月亮”?实际上,每当清晨时分,您只要登上“晓月峰”,一定会听到漫山遍野各种鸟儿的歌唱,真是好听极了!

   天桥沟森林公园又被称为“野生动物的乐园”。这里群峰秀耸,葱茏黛绿,生机勃勃,每年春夏秋三季,总有上百种珍禽益鸟在此觅食谈情、筑巢育雏。当您在天桥沟森林公园的每一条山路上漫步时,都有机会听到山雀或杜鹃的鸣唱,幸运时还可见惊飞的花喜鹊和领着幼雏散步的大山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是幸福的,山水也更加壮丽,那些鸟啊、兽啊就会悠然自得地快活着、繁衍着。从这点来看,天桥沟森林公园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夹扁石”奇观

   “夹扁石”为民间俗称,意思是人在石缝里穿行,很容易被“夹扁”了,这当然有夸张的成份。不过,天桥沟森林公园的“夹扁石”,虽然不会把人“夹扁”,也须费力穿行。您现在看到的“夹扁石”,是一道宽不足50厘米、长约20余米的天然石缝,游人需侧身收腹方能走过去。当您好不容易走出来时,天地豁然开朗,心目俱爽,令人畅快之至。

   “夹扁石”这一有惊无险的所在,乃是晓月峰景区的出口。关于“夹扁石”的成因,地质学家认为,这是地球造山运动的结果。“夹扁石”原为一座整体的山岩,由于地壳在不断运动,导致山岩断裂而形成一道石缝。石缝形成的时间,要大大晚于山体形成的时间,但距今至少也有上百万年或上千万年的历史了。“夹扁石”的研究价值在于,地壳运动虽然十分缓慢,但至今仍在进行之中。也许再过几百万年,这道石缝还会加宽,但那是非常非常遥远的将来,我们也管不了那些了。诸位还是面对现实,信步天桥,尽享人生快乐吧!

“求全石”前说“求全”

   两块巨石,有一个极富人生哲理的名字,它就是“求全石”。有人说,把它叫做“委曲求全石”更好些,也更直白一些。除了这个名字,大家还有什么不同意见?请各自发表您的高见。

   “求全石”是指在两块巨石中间有一个缝隙,各位需低头弯腰才能从缝隙中钻出,否则无路可走,故人们叫它“求全石”。通过这块“求全石”,大家可以细细品味它的深刻寓意。俗话说,“人在低檐下,不能不低头”。人生道路不可能总是平坦笔直,曲折坎坷不平是难免的;要想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当遇到像“求全石”这样的问题或难关时,恐怕只有委屈一下方能求全。您一旦穿过了“求全石”,闯过一道道难关,心胸就会豁然开朗,眼前就是一片片美丽的风景。

“群驼峰”奇观

   天桥沟森林公园对外开放时间较晚,很多自然景观被长期藏在深山里,景色至美却没有生动响亮的名字。就拿眼前这一组组高低不等、各自独立的山峰来说吧,原来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改革开放以后,天桥沟森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时任体委主任伍绍祖前来这里参观考察,并欣然为其命名为“群驼峰”。

   放眼眺望,这群驼峰棱角分明,怪石嶙峋,大块大块的山岩层叠有致,立陡立崖,断层刚劲利落,好似鬼斧砍劈。不过说到它们形似骆驼群,那可是有根有据的;远望这片山峰,真如一群骆驼漫步西踱,驼峰、驼头清晰可辨,领头的“骆驼”昂头望天,气宇轩昂,后面跟随的骆驼队浩浩荡荡;一座座突起的山峰,错落相映,就好象是骆驼的驼峰。把它们命名为“群驼峰”,是再恰当不过了。

   中外美术家、摄影家大多喜欢在此地写生拍照。从审美的角度说,“取景”是首要一环。在这里“取景”,视野开阔,角度最佳,一山一峰乃至群山群峰,皆可入画。有许多中外游客就是在平面媒体和网上看到天桥沟森林公园“群驼峰”等画作和风景照,才慕名前来参观旅游的。喜欢摄影的朋友,请不要错过这一良辰美景!

“龟拜佛”奇观

   站在夹扁石下的平台上,曾经观看到“龟拜佛”这一自然奇观,那里是“龟拜佛”奇观的最佳观景位置。不过,要领略“龟拜佛”奇观的妙处,还须亲临其境。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话说这一日,唐僧师徒正在去往西天的路上行进,路经一个山清水秀的所在,遂收住脚步,歇息起来。不料,此举惊动了在山上兴妖作怪已久的“乌龟精”。这“乌龟精”原是巡天天将,因在王母娘娘举办的“蟠桃会”上酒喝高了,受到玉皇大帝呵斥,遂被贬到凡间。这“乌龟精”一肚子怨气,便在山里当起了“山大王”,可谓“无恶不作”,民怨鼎沸。当探子来报唐僧师徒在他的地盘歇脚,“乌龟精”登时披挂起来,准备生擒唐僧,再把他吃掉,也落得个“长生不老”。这“乌龟精”武艺高强,就连孙大圣也不是他的对手。结果,除了孙悟空腾云驾雾去往西天求救以外,唐僧和猪八戒、沙和尚都被“乌龟精”生擒。孙悟空来到西天,急忙报知如来佛,如来掐指一算,合该唐僧师徒遭此一难,因请观世音菩萨出面,将那“乌龟精”点化为一块石头,永留山中。那“乌龟精”感念如来慈悲,即使化作石龟,依旧面向如来,叩拜致意。这便是天桥沟森林公园“龟拜佛”的来历。

   在“晓月峰”北300米的横岗上,有一上一下两块巨石,立于山岗上的巨型花岗岩,形态酷似一尊大佛,面南而立,遥望东方,仿佛在接受朝拜;而在大佛脚下百米处,有一方圆百余米的巨石,形似一只硕大乌龟,龟首扬起,作虔诚叩拜之像,形态传神,栩栩如生。于是,这一自然奇观就被命名为“龟拜佛”。一佛一龟,一静一动,这正是:“仙境人间通灵气,佛法无边降妖龟”。

红枫谷景区简介

   天桥沟森林公园红枫谷景区,位于宽甸县双山子乡四平村亮台子沟内,与天桥沟比肩而居。该景区的突出特点是,谷深壑险,气象万千,尤其是金秋时节,各种枫叶把原本翠绿的山谷染成耀眼的红色,极为壮观,因此,红枫谷又是我国观赏枫叶的最佳景区之一。由天桥沟森林公园每年定期举办的盛大的金秋赏枫节,自10月3日至10月20日对外开放。我们热诚欢迎海内外各界宾朋届时前来赏枫、写生、摄影、休假观光!

红枫树简介

   红枫树,又名红叶羽毛枫,别名紫红鸡爪槭,槭树科,槭树属。为落叶小乔木。我国红枫树高一般在2-4米(美国红枫树高9米),枝条多细长光滑,偏紫红色。一般地,枫叶有5-9个裂片,枫叶呈手掌状,又似鸡爪,故名“紫红鸡爪槭”。红枫树是鸡爪槭的变种,品种较多,仅天桥沟森林公园暨红枫谷景区的红枫树,就有几十种之多。因树枝和树叶呈红色,叶形优美,艳丽夺目,观赏价值高,是我国重要彩色树种。

红枫为名贵的观叶树木,故常作盆栽欣赏。世界上比较著名的红枫品种有“秋焰红枫”、“夕阳红枫”(又称美国红枫)、“十月红枫”、    “四季红枫”、“太阳谷”、“夏日红”、“酒红”等等。目前,天桥沟森林公园园艺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培植天桥沟独有的盆栽红枫。届时,中外游客就可以购置几盆红枫,把美丽带回家。

“层林红枫”

   天桥沟森林公园以“层林红枫”享誉中外。“层林红枫”是“天桥八景”之一,由于红枫树遍布天桥沟森林公园,入秋时节在公园内可随处欣赏到这一壮美奇景。不过,在很多游客看来,最具诗情画意的“层林红枫”,应首推红枫谷景区了。

   金秋时节,红枫谷的枫叶,妖娆而迷人。漫山遍野的枫树,犹如一位国画大师精心绘制的神品佳构,将整个红枫山谷渲染成一幅幅壮阔绚丽的山水画卷。细心的游客,通常会在天桥沟森林公园休假数日,甚至专门在红枫季节前来红枫谷,驻足观赏,不忍离去。沈阳、长春等城市的“驴友们”,还自发地组成“天桥红枫驴友团”,开着自而来驾车,东一沟西一谷,又照相又录像,非要把天桥红枫“看个够、看个透”。你道这是为何?

   原来,不同时令的红枫,颜色也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枫树的色彩,也相互争奇斗艳,毫不退让。从初秋开始,随着秋意渐深,枫林呈现出浅红、深红、橘红、鹅黄、橘黄、墨绿等斑斓色彩,集于一树、妆成一山,远观近赏,妙不可言。

“枫叶题诗”的故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红枫是有情人表达爱情的信物。在文人墨客那里,枫叶又是传达爱意或诗情画意的媒介。在有情人看来,“情即是枫,枫即是情”。在历代诗人看来,“诗即是枫,枫即是诗”。古往今来,曾留下不少吟诵红枫的诗篇。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题目是《枫叶题诗》。

   据宋代《古今诗话》记载:唐宣宗时有一宫女,把一首《题红叶》的五绝诗写在一片枫叶上,放在小河里,任其顺流而下。诗的全文是: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结果,这枚题诗红叶被一位进京赶考的举子得之,遂珍藏起来。后来,“宣宗有旨许宫人从人”,也就是把部分宫女嫁了出去,那位举子也娶到一位宫女,正是枫叶题诗之人。真是“无巧不成书,枫叶有真情”啊!

栈道旅游线路简介

   天桥沟森林公园栈道旅游线路全长约5公里,依山就势,起伏蜿蜒。天桥沟森林公园管理处秉持“环保至上”、“游客至上”的理念,投入巨资修建了这条栈道旅游线路,主要目的就在于既要防止景区景点绿色植被遭到人为损害,又为中外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通畅的登山、观景、休息、谈天的最佳条件。

景区山门简介

   天桥沟森林公园景区山门是参照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门而精心设计的,山门的整体艺术效果极佳,其造型艺术与周边及背景的景色搭配得十分和谐完美。因此,景区山门也成为天桥沟森林公园标志性建筑和景观之一。这里设有票务中心,散客、团队出入通道以及门卫室等。进入山门设有接待服务中心,您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或者咨询的事情,请直接到接待服务中心咨询,定会得到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

景区栈道简介

   景区栈道的入口,设在杨靖宇将军纪念园的侧面。栈道游览线路为步行线路,纯木制栈道让您通过“步步登高”,体验不一样的景致和休闲环境。一路水声潺潺,风景秀丽。鹊桥、龟寿石、红枫潭、观峰台、金鸡峰、树吞石、红枫小桥等20多处景点由栈道相连,独具特色。因栈道修建于山水林泉之间,一年四季走在景区栈道上欣赏山色美景,春光绮丽、盛夏清凉、金秋红紫、冬日暖阳,您的感受也会因四季变化而有所不同。

为什么说天桥沟是“天然大氧吧”?

   天桥沟森林公园是我国东北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高达1200毫米左右。这主要缘于辽东“小气候”形成气象学上的“地形雨”。加之天桥沟森林公园春夏秋三季浓荫蔽日,万种植物经过光合作用,不仅涵养水分,亦置换出无尽的新鲜氧气。身在天桥沟,犹如置身天然大氧吧;游客们沿着人工栈道作登山运动,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氧运动”。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道做“有氧运动”吧!

芍药园简介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是芍药科芍药属的名贵草本花卉,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经接近5000年,是中国人工栽培繁育最早的一种花卉,位列草本花卉之首,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是中国“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天桥沟森林公园芍药园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园内栽培繁育的芍药多达上百个品种,其中不乏身价高贵的芍药精品,充分展现了芍药花“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的独特观赏性,已形成专类芍药园规模,故又被誉为“远东第一芍药花园”。

   每逢春暖花开之时,成群结对的绿头鸭、针尾鸭、鸳鸯等在碧波荡漾的天潭湖面上游弋梳羽,满园的芍药吐蕊开放,姹紫嫣红,热烈多情;娇美的芍药花儿不时散发出浓艳奇香,沁人心脾,荡气回肠。园内西北高坡处精修一座红柱朱顶的所在,名为“挽香亭”,庭院四周点缀有仿木花架、浩态狂香石、醉露台等,可供来宾小憩谈天。借助地势的起伏蜿蜒,“芍药倚红坡”和精品赏花区错落有致,展现在来宾面前。我国园林设计专家观后论道:天桥沟之“芍药园”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如此宽敞又富于变化的栽培和赏花空间,真可谓中国园林设计的“大手笔之作”。

“吉星高照”石刻

   在游览天桥峰时,我曾给大家介绍过“吉星高照”这一石刻。现在大家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下,“照”字是否真的少了那最后一点。

“鹊桥”奇观

   据说天上有一座“鹊桥”,究竟啥样?谁也没见过。提到“鹊桥”,自然就会想到牛郎织女,故事很浪漫,也很美丽。不过,现在人们都讲求现实、讲求实际。为了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便利条件,天桥沟森林公园在这条小河上架设了这座拱形桥,也叫它“鹊桥”,不管怎么说,这座桥可是一座真的“鹊桥”。很多情侣都愿意到“鹊桥”上亲自感受一下“鹊桥相会”的美丽、浪漫和隽永。人间自有真情在,有情人一定会终成眷属,祝愿大家都会拥有一份无比温馨、浪漫、幸福、长久的爱情。

“龟寿石”奇观

   天桥沟森林公园的巨石奇观,貌似乌龟的巨石有两处,一处在晓月峰景区,名为“龟拜佛”,一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龟寿石”。据民间传说,“龟拜佛”和“龟寿石”还有着很深的渊源呢!

   原来,曾任巡天天将的“乌龟精”是一只雌龟,它在被贬到凡间之前就怀有身孕。到了天桥沟这个地界以后,为了保住它的“山大王”地位,就在这里产下一枚乌龟蛋,以待孵出小龟来,继续传承它的王位。不料想,它的图谋早就被观世音菩萨察觉,观世音菩萨在奉命点化“乌龟精”的同时,也把这枚乌龟蛋点化为一块巨石。于是,就出现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形似巨卵的乌龟蛋。乌龟,别称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北方人所说的乌龟,其实是“鳖”,俗称甲鱼、“王八”。所以,当地人便把它叫做“王八蛋”。

   1994年11月16日,原辽宁省副省长林声为这块巨石题书“龟寿石”三个大字,意为神龟长寿。很久以来,中国人就把乌龟视为长寿、祥瑞之物;民间传说中的通灵“神龟”,能活几千岁。我国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曾创作一首乐府诗,题为《龟虽寿》,首句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很有人生哲理。不管怎样,作为爬行动物的乌龟,其体型大小以及寿命与天桥沟的“龟拜佛”和“龟寿石”比起来,真是“小龟见大龟”——没法比。

   有人说:石头也是通灵气的。曹雪芹的千古名著《红楼梦》所讲的“通灵宝玉”,原本就是一块顽石。所谓“龟寿延年”,说不定,这块“龟寿石”也通灵气。各位可以抚摸一下“龟寿石”,沾一沾它的灵气,让咱们也能益寿延年。

“红枫潭”奇观

   “红枫潭”景点有“三绝”——山岩形绝、潭水清绝、红枫色绝。先说“山岩形绝”:眼前这座石崖高百余米,呈90度直角垂立状,崖壁卵石横垒,苔藓丛生,呈墨绿色;崖头岩壁生长怪松,或直立云天,或展翅横空,险峻奇秀。再说“潭水清绝”:山崖之下一泓湖水,深数丈,清澈见底,石崖倒映平静湖中,形成水上、水面相互对称相同的美景,顿觉绝崖高大一倍,十分壮观。最后说说“红枫色绝”:入秋时节,“红枫潭”枫叶红遍,漫山尽染,五颜六色,倒映湖中,湖水泛红,更有诗情画意;不知是山在红,还是水在红,风吹波翻,飞红扬彩,变化万千,如入幻境,故称“红枫潭”。

“仙人垒”奇观

   天桥峰被断开之后,那一座由众石垒砌而成的小山也被分割成了两半,位于天桥峰左侧的称之为“仙人塔”,右侧的称之为“仙人垒”。“仙人垒”,顾名思义,就是赞叹那一块块巨石是由“神仙”之“手”、其实是大自然之“神手”垒砌而成。

有人说:人类是最伟大的。可是在大自然的“魔力”和杰作面前,我们真的很渺小,很无力,甚至很无助。有人说:地球造山运动是“不可抗”的,即使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仍是如此。譬如,很多自然现象是人类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无法克服和无法控制的。当您站在天桥沟森林公园很多自然奇观面前,都会有此感受吧?置身在浩瀚的大自然之中,您会真正体会到作为人类个体的自己是如此渺小,这份渺小的感觉不夹带一丝自卑,而是对于大自然、对于山水一份格外的崇敬,对于自己则是一种格外的眷顾或洒脱。简言之,大自然真的太伟大了!让我们在欣赏大自然、拥抱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一道敬畏大自然、顺应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吧!

“仙人塔”奇观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仙人塔”奇观。请大家仔细端详,其形似宝塔,而此塔非彼塔,它是由众石自然堆砌而成,充满了大自然的神奇色彩。和“仙人垒”奇观一样,“仙人塔”也是大自然之“神手”堆砌而成。

   说到“塔”,这里的学问可大了。古人最早把佛教徒称为“浮屠”,后将佛教徒和佛塔并称为“浮屠”。民间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里的“浮屠”,就是指的“佛塔”。“七级浮屠”,就是七层佛塔。造“浮屠”佛塔被视为“建立功德”的事。天桥沟森林公园的“仙人塔”,虽说不是佛教中的“浮屠”,却是经过大自然的“神手”所造,仅此一点就非同寻常。至于“仙人塔”的层级有多少,恐怕没有人能够数得清楚,这就是天桥沟自然奇观的魅力所在吧!

“观峰台”奇观

   “观峰台”是栈道游览线路的中心景点,也是整条游览线路的制高点。因峰顶居高临下,地势平缓,视野开阔,是绝佳的观赏地点,故名“观峰台”。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站在“观峰台”放眼望去,在蓝天、白云、红日、浓雾的映衬下,天桥山水显得格外雄浑壮丽,周围的山峰、枫墅、林海、天潭等美景尽收眼底,满眼是望不到边际的青松、柞树、红枫和盛开的野樱、山桃花,还有数不清叫不出名字五颜六色的各种野花。有人说:天桥沟森林公园是由斑斓的色彩装扮的。您站在这里,就仿佛走进一幅流动的彩色图画里,任激越的思绪和愉悦的心情展翅飞翔。

“金鸡峰”奇观

   由天桥沟栈道游览线路入口登山,走不上一里路,便可看见一座山峰,请大家仔细打量一下这座山峰,像不像一只正在引吭高歌的雄鸡?真是像极了,所以人们把它命名为“金鸡峰”。每逢清晨时分,“金鸡峰”在和煦阳光的照耀下,有时呈现出金黄色,有时呈现出桃红色,尤其是在浓雾的笼罩下,或若隐若现,或只露出鸡冠,好像在不时挪动脚步,更是活灵活现。

   据民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桥沟地区山林发生严重虫灾。当地百姓一连三日跪求玉皇大帝给予帮助,终于感动了玉帝;玉帝遂派遣“金鸡大仙”前来啄食害虫,不久,各种害虫都被“金鸡大仙”吃掉了,“金鸡大仙”正准备回天宫复命,却被当地百姓拦住了。百姓们把各种“好嚼咕”(当地俗语:即美食,也就是好吃的食物)贡献给“金鸡大仙”,请求它留下来继续为民除害。这时,从天上飘下来一道玉帝下达的“天书”,上有一个斗大的“可”字;“金鸡大仙”恍然大悟,既然玉帝已经应允,民意也不可违,干脆就留下吧!于是,“金鸡大仙”施用法术,将自己化作一座山峰,这就是天桥沟“金鸡峰”的来历。

   有人说:这是真的么?您若不信,请看金鸡峰前那十多个已化作巨石的害虫们正列成一队,在向“金鸡大仙”跪拜求饶呢。有人问:这些“害虫石”是怎么来的?很显然,是“金鸡大仙”降服它们之后点化来的呗!还有,打从“金鸡大仙”下凡以后,天桥沟地区就再也不闹“虫灾”了,您说神奇不神奇?所以说,“金鸡峰”既是天桥沟的“报晓鸡”,更是保佑天桥沟的“大神鸡”。

“树吞石”奇观

   俗话说:“贪心不足蛇吞象”,大意是比喻人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在自然界,“蛇吞象”只是一种比喻,不可能出现;但在天桥沟森林公园居然出现“树吞石”这一奇观,可见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在红枫潭边有一棵百年生的老榆树,它将一块大石吞进了一半,破肤入内,石树相生,这就是天下奇观“树吞石”。“树吞石”这一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还是大自然的“神手”创作的千古杰作。据专家推断,由于地壳运动的缘故,加之天桥沟山体受到自然风化,一些山石断裂成数个石块;在暴雨引发山洪的作用下,眼前这块巨石被冲下山来,真是“无巧不成书”,说巧也巧,石头偏偏就撞入这棵树中;也可能是石头滚落到这里就停下了脚步,后来在石下生出一棵榆树苗,随着榆树在不断生长,渐渐地就把石头包入腹中。看那架势,只要榆树在,这块石头就难以下山了。根据榆树的树龄推断,“树吞石”这一天下奇观大约发生在几十年或近百年前。“树吞石”与“蛇吞象”的寓意截然不同。“蛇吞象”是不可能发生的现象,而“树吞石”却是实实在在的自然奇观。“树吞石”的寓意在于,自然界各种物象是可以相辅相成、和谐共处的,人类也应该像这棵老榆树那样,凡事总要讲究“包容性”,只要相互多忍让、多“包容”,就会相安无事。

   其实,类似“树吞石”这类植物与山石和睦相处的例子还真不少。走进天桥沟森林公园,您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很多千姿百态的树木,或盘根错节,或相互交柯,或藤蔓缠绕,或立于巨石之上,深深扎根于石隙破岩之中,谱写着树与石依偎缠绵的恋曲……

红枫桥畔赏美景

   溪流上的这座小木桥是深入林间的唯一通道,名为“红枫小桥”。古诗有“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的名句,诗中描绘的美景的确令人神往。站在“红枫小桥”之上,凭栏眺望,“古道西风”、“小桥流水”的迷人景致在这里都能够领略得到。

   无论春夏秋冬,您在任何时候来此桥畔观景,都会让您感觉到那么的惬意和愉悦。春夏时节,常会发现一只只山鸟落在桥栏,梳羽鸣唱;有时,会发现一只小松鼠在桥板上四处张望,蹦蹦跳跳地从桥上走过。金秋时节,“红枫小桥”是赏枫的最佳去处;陆放翁(宋代大诗人陆游)有“一书梨花一放翁”的诗句,把这一诗句用在天桥赏枫上,就是“一树红枫一放翁”了;“醉看枫叶秋意浓,谁染天桥漫山红”?由于每棵红枫都有不同的意蕴,真恨不得到每棵红枫树下细细观赏、拍照留念。大雪封山,漫天皆白,此时的天桥景色更为别致;这里有天下最白净的雪,真可谓一尘不染,洁白清纯;风在吼,雪在飘,树在摇,人在桥,放声高喊“我来了”!那是何等放意、何等豪迈、何等逍遥!

“长寿泉”畔说清泉

   天桥沟森林公园有很多谜,譬如山泉吧,究竟这里有多少个泉眼,恐怕没人能够数清楚。天桥清泉数不清,“长寿泉”水最著名。我们现在来到了久负盛名的辽东“奇泉”——“长寿泉”,顾名思义,喝了“长寿泉”,益寿又延年。这就是“长寿泉”名字的来历。

   在巨石下方有一石砌泉井,井壁长满青苔,泉水清冽甘甜。据当地老人们说,“长寿泉”确有益寿延年之功效。当地有一位叫阮国长的老先生,因经常饮用“长寿泉”泉水,他老人家无疾而终,享寿百余岁。(据说他老人家高寿167岁。)

   据专家介绍,人类最高年龄在120-150岁左右。由于疾病、饮食和遗传等复杂的原因,能够活到150岁的人甚少;水,对于万物来说是最重要的生存条件之一,也是万物得以长生的灵物;清纯的泉水吸天地日月之精华,集灵山仙地之神气,富含多种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确实有助于人类以及万物生命的延续。所谓“病从口入”,人类每天都需饮水,天桥沟森林公园“长寿泉”水,由于水质清纯,真有延年益寿之效,至少,“长寿泉”水是卫生洁净的,喝了天桥“长寿泉”,养人养颜保安全。

“四兄树”传 奇

   相传在“长寿泉”边住有一户人家,当家的姓柳,其妻于(榆)氏。一日,当家的到山里打柴,发现了这口泉眼,于是,夫妻俩便来此山中,结草为庐,定居此地,以农耕为生,虽生活清苦,但感情甚笃,共育有4儿4女;出了家门不远处就是“长寿泉”,一家10口人常年饮用泉水,结果,男儿强壮有力,女儿清纯美丽;当儿女们一天天长大成人,到了婚配年龄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降临了:官军欲强行征募柳老汉的儿子们从军去戍守边塞,官府大人欲强行将柳老汉的女儿们纳为妻妾,老两口和儿女们誓死不从,一夜间,全家人化身为一棵棵大树,常伴在“长寿泉”边。4个儿子化作一棵红心柳,一干四杈,直立云天,齐肩并生,树龄足有200余年,所以人们称它为“四兄树”。大家一定很好奇,那还有两位老人家和他们的4个女儿呢,由他们变成的大树在哪儿呢?请大家不要着急,随后我们将会看到“夫妻树”和“四妹树”奇观。

“夫妻树”奇 观

   两棵树,就是那两位老人家的化身。这是一棵榆树,那是一棵柳树,老两口生前相亲相爱,化作大树以后,依旧不离不弃、难舍难分,相互依偎在“长寿泉”边,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这就是刚才提到的“夫妻树”。

   有人问:“夫妻树”树龄多少啊?还有人提出疑问:怎么感觉这“夫妻树”的树龄没有“四兄树”老啊?难道说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么?各位来宾,我说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您如果真的“拿起棒槌当成针(真)”,故事也就不那么美丽动人了。

“双松飞瀑”

   “双松飞瀑”是“天桥八景”之一。现在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双松飞瀑”的情况。“双松”,就是指的这对树干笔直的红松,它们的体形又高又壮,英姿飒爽,相依相伴。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么伟岸的“双松”却是生长在一块大大的岩石之上;由于“双松”的根系十分发达,生命力极其旺盛,所以,只要岩石上有一些泥土,都会被它们牢牢地抓住,只有这样,它们才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双松”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英勇顽强的精神,从“双松”身上,我们能够汲取到拼搏向上的精神力量。

   “双松飞瀑”的另一半是“飞瀑”。请看,在“双松”和巨石下方是什么?是一个跨度不是很大却精美绝伦的瀑布。每当雨水季节来临之时,这里的瀑布会更加壮观。从远处观赏,虽说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魄,但隐藏在深谷里的“飞瀑”所溅起的水花,依旧让我们心动不已,心潮澎湃。由“双松”到巨石,由巨石到“飞瀑”,一层一景,层层美景,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相互交汇,相互辉映,这样美丽壮观的景色,您能够想像得到吗?“双松飞瀑”是天桥沟森林公园最具观赏性的景点之一,请大家在这里稍事休息、摄影留念,自由自在地尽情感受“双松飞瀑”的独特魅力吧。

“四妹树”

   和“四兄树”不同的是,“四妹树”是指这4株70余年生的老榆树。别看它们的年龄较大,可在天桥沟森林公园原始古树面前,它们可是地地道道的“小妹妹”呢!“四妹树”还有一个名字,请大家猜猜看。大家猜对了,而且还能“抢答”了,这个名字真的很美,就是“四美树”。为什么又叫“四美树”呢?固然是因为它们长得很美了,让我们来欣赏它们的美丽姿容吧!您看,这4位姐妹连理而生,枝繁叶茂,树冠如伞如盖,立于清云溪畔,微风来袭,枝条飘动,看上去就像明代大画家唐伯虎(唐寅)笔下的《四美图》,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郁金香园”简介

   天桥沟森林公园花卉名园以“芍药园”和“郁金香园”最为驰名。“郁金香园”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园内现有的郁金香品种多样,其中不乏名贵品种,譬如从荷兰引进的郁金香新品种,花色就有红、蓝、粉、白、紫、黑等,不仅色彩斑斓,修心养眼,而且颇具经济价值,是世界上名贵的郁金香新品种。

   郁金香,别称红蓝花、洋荷花、草麝香等,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百合科郁金香属的球茎草本植物。郁金香不仅花色鲜艳、花形美丽、花香四溢,观之闻之令人为之倾倒。郁金香也被称为“贵族之花”、“花中女神”,在美国白宫、法国卢浮宫花坛上都可见郁金香的魅影。世界上以荷兰栽培的郁金香最为盛行,所以,郁金香也是荷兰的“国花”。

据专家介绍,除了地中海和中亚细亚地区以外,我国东北地区也是郁金香的原产地之一。郁金香花期较长,花期一般为3-5月,有早、中、晚之别。由于受到中外人士的喜爱,郁金香又是插花艺术的主角和主要花材之一,因其花柄较长,不论高瓶、浅盂、圆缸、花篮,插上郁金香,美丽又大方。在馈赠友人的花篮中如果插有郁金香,则表示博爱、体贴、高雅、富贵、能干、聪颖之意。

天桥沟红色旅游线路简介

   天桥沟森林公园不仅以独特的自然景观著称于世,还以保存较为完整的东北抗日联军遗址而跻身我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的行列。据专家介绍,天桥沟是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部的所在地,而担任第1军军长兼政委的就是威震敌胆的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在整个天桥沟地区,东北抗日联军的遗址多达20余处。由于这些密营遗址在当时是秘密建立,为了安全起见,密营遗址大多分布在不同山上和密林之中,所以,我们引导大家参观瞻仰的抗联遗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参观这条红色旅游线路,约需3个小时。

杨靖宇将军纪念园简介

   杨靖宇将军纪念园主要由四平乡民主政府旧址(三间茅草屋)、杨靖宇将军塑像、纪念广场以及3通纪念碑记所组成。由汉白玉精制而成的杨靖宇将军雕像威风凛凛,仿佛在向人们讲述当年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将士们在天桥沟密营坚持抗战、英勇杀敌的感人故事;将军雕像背后是一栋按照原样复制修建的东北地区第一个人民民主政权——宽甸县四平乡民主政府旧址;1934年7月到1938年冬,杨靖宇将军率部在天桥沟地区打游击,曾经与四平乡民主政府领导共商抗日大计,也曾在乡政府所在的茅草屋里居住过。目前,四平乡民主政府旧址被辟为《杨靖宇将军暨东北抗联第1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里面陈列有杨靖宇将军穿过的衣服、佩戴过的物件、撰写的信件,以及部分珍贵的历史图片,还有专家鉴定的图片、文件,名人题词等等。置身陈列馆,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战火纷飞的年代,眼前浮现出杨靖宇将军率领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历史场面。纪念园广场一侧3通碑记,真实记录了杨靖宇将军在天桥沟地区坚持抗日斗争的英雄事迹。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誓死不当亡国奴,东北抗联第1军一部分指战员的满腔热血洒在了天桥沟地区。作为后来人,我们为杨靖宇将军塑像,以铸民族之魂;为先烈们立碑,以书爱国之志;展先烈遗物,以缅怀英雄事迹,昭示后人,勿忘先烈,兴我中华,壮我国威。面对所有的革命先烈,我们应该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为他们树立一座座不朽的纪念碑,以志不忘和悼念。这正是:群峰苍苍,碧潭泱泱,烈士精神,山高水长。

抗联密营遗址简介

   自1934年7月起,杨靖宇将军率领抗联部队来到天桥沟地区,在天桥沟建立了抗联1军辽东抗日根据地,在林海雪原坚持抗战4年之久,到1938年冬,杨靖宇将军率领抗联1军离开天桥沟地区,北上吉林。在天桥沟地区的4年中,杨靖宇将军与抗联1军将士们的足迹、宿营地和作战地遍布天桥沟地区。被当地百姓称为“杨洞”、“杨桦”、“杨炕”等将军遗迹和抗联遗址,以及一批珍贵的历史资料,真实地记录了杨靖宇将军与抗联将士们可歌可泣的战斗岁月,也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杨靖宇将军和抗联将士们的崇敬之心、缅怀之情。

有关东北抗日联军天桥沟密营遗址的情况,可参见玉泉顶景区之“抗联小路”、“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的文字介绍。将这些内容综合起来,导游时讲解才能更加系统、全面和生动感人。

抗联哨兵密营简介

   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将士们进驻天桥沟地区以后,由于敌情十分复杂、环境十分险恶,他们的驻地经常变换,也没有规律,这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将士们宿营哪里,必设岗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洞,就是抗联部队哨兵密营,是哨兵班训练、换岗、宿营、召开会议的地方。

“哨兵树”简介

   在抗联哨兵宿营的山洞洞口,有两个制高点——就是这两棵油松树,哨兵执勤通常就在树上设置哨位。哨兵在树上瞭望,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便于观察,一旦发现险情,可及时报警,及时转移。当年,抗战将士们每当看到这两棵树,就知道进入密营了。而在外人眼里,这只是两棵普通的油松树,而隐藏在树冠里的哨兵,是外人难以发现的。所以,这两棵树被称之为“哨兵树”。

“抗联岗哨”简介

   杨靖宇将军治军严明。东北抗联在天桥沟地区活动期间,各密营警戒森严。据专家介绍,抗联的警卫主要分为“外勤”(又称“外哨”)和“内勤”(又称“内哨”)两种。“外勤”负责整个密营外围的警戒,而每个密营也设有岗哨,这就是“内勤”。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块岩石明显高于周围的地势,附近的树丛便于哨兵隐蔽执勤,又能够观察到四周及远处的场景,所以,抗联部队又在此地设立一处“外勤”岗哨,故称“抗联岗哨”。东北抗联天桥沟密营保密工作是成功的,据目前掌握的史料看,还没有发生过哨兵执勤失误事件,说明抗联军纪严明、哨兵们恪尽职守,为确保密营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联军部师部旧址简介

   1934年7月,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杨靖宇将军率领所部400余人进驻天桥沟地区,并在此地开创了抗日游击区。不久,独立师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7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东北抗联第1军直辖第1师,因军部和师部在一起行动,所以,抗联1军军部和1师师部即设在这里,是军部和师部召开会议、指挥作战的场所。杨靖宇将军曾多次在这里召开秘密会议,在他的亲自指挥下,抗联将士们曾多次主动袭击日本侵略者,先后取得了双山子大捷、四平街大捷(战场都在天桥沟山脚下),重创日军。天桥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还有这里的老百姓,都曾帮助过英勇顽强的抗日联军。想到这里,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抗联枪械库简介

   这里是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第1师存放枪械的地方,故称“抗联枪械库”。在杨靖宇将军亲自指挥下,东北抗联在辽东地区打了不少胜仗。每次战斗结束后,抗联将士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收集各种战利品,由于当时环境险恶,武器弹药甚至比生命还重要,抗联将士们缴获的战利品特别是枪械弹药,都要立即搬运到这里,实行集中存放和管理。因弹药是易燃易爆物品,所以,枪械和弹药实行分开保管,这里是枪械库,只存放各种枪械。这表明,杨靖宇将军治军严明,又讲究科学管理方法,令人佩服。

   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除了发给将士们的武器以外,“枪械库”储存的枪械也十分有限。因此,这个“枪械库”还储存其他军需物资,甚至成为伤病员治疗休养的场所。

抗联弹药库简介

刚才说到,东北抗联缴获的枪械弹药实行分开存放和管理,这里专门用来存放各种弹药。由于当时条件艰苦,抗联将士们的弹药奇缺,即使缴获了敌人的弹药,数量也非常有限,所以,抗联弹药库的面积也比较小。抗联将士们作战时十分注意节省子弹,就像《游击队之歌》所唱的那样,他们真的是用“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从这个狭小的弹药库可以看出,当时的抗联将士们在弹药奇缺的情况下,正是凭着过硬的军事本领,瞄准一个个敌人,终于打了一次又一次胜仗。

鹰岩积雪

鹰嘴岩位于天桥沟森林公园黎明山庄密林深处。因其山峰巨岩突兀,状如鹰嘴,故名。每逢冬季,鹰嘴岩所在的山谷连同周围群峰均被披上一层雪白而厚厚的冬装,日出之后,鹰嘴岩上的白雪首先融化,露出它那高昂的头、锋利的喙,作跃跃欲飞之势;令人称奇的是,鹰嘴岩身上雪白而厚厚的积雪在整个冬季并不融化,远远望去,就如同洁白如玉的羽毛,一只威武雄壮的“白鹰”活脱脱地飞落在群山之巅。有人说,鹰嘴岩已经很神奇了,一旦披上白羽则更为神奇。

天潭垂钓

天桥沟森林公园与众不同的是,这里不仅拥有天下奇观美景,还是一个难觅的垂钓之所。垂钓之处,既可选在天潭扁舟之上,也可设于湖岸树荫之下,就如中国古代高士隐者,或凭舷静钓,或倚树挥杆,任由湖面微风扑来,任由霞光夕照披来,任由湖光山色袭来,定一定神,甩一甩钩,换一换饵,提一提鱼,快哉斯人!但觉山水间一股莫名的灵气,还有四周不语的青山流淌着婉约诗句,以及坊间流传的美丽传说,不绝于屡,高妙非凡。只要您有所行动,收获也就不远了,所谓“太公钓鱼”,不重鱼儿上钩,重在山水之间也!


景点图片:

预订须知

温馨提示

1.在不能满足设备安全运行的恶劣天气,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情况下(如雷电、雨雪、冰雹、大雾、暴雨、台风等),景区部分项目将临时关闭或部分关闭,表演会取消或部分取消。

2.严禁倒票,一经发现,相关电子门票作废,入园现场将不予承认,品途旅游网将不予退费并将相关账号、手机号列入黑名单。请广大用户选择品途官方网站或官方合作渠道购买,维护自身权益不被侵犯。

3.景区活动内容如有变动,以当日公告为准。景区所有项目均会定期进行日检、周检、月检和年度检修,相关检修工作可能会造成部分项目运行时间的延迟或暂停对游客开放,详情以景区现场公告为准。

4.如需开具旅游发票(仅限支付给品途的订单用户),请与客服专员确定发票内容与抬头及准确的发票邮寄地址,我司在收到邮寄地址信息后向您寄送发票;为避免因发生不可抗力或意外事项致实际消费额与发票开具的相应数额不符,建议您在游玩归来后两个月内索领取发票。具体特殊景区请以产品说明为准。

5.为保障您的出游安全,品途建议您订购在线支付产品时选购相关旅游保险。

交通地图

公共交通

园区巴士

公园内有巴士通往县城,每天4趟。各景点有林路相通,汽车可行至海拔1100米处,交通极为方便。


(仅供参考)
加纳签证柬埔寨签证津巴布韦签证喀麦隆签证卡塔尔签证科威特签证、,英国VAT注册的挑战与对策东南亚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突尼斯旅游广州华南植物园门票多少(门票价格及优惠信息)珠海海泉湾小矮人部落晚上开不开门

丹东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