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地址: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然堆村
描述:朗巴郎增简介 朗巴郎增位于芒康县然堆村,距芒康县城70公里。该寺有唐代石雕群像,传为文城公主入藏时雕成,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石像雕刻精美,线条柔和细腻,人物感情丰富,兼顾藏汉之长,是石雕艺术精品,也是藏汉关系史上的丰碑。康区群众认为朗巴郎增威望是自然形成的,而大昭寺的释迦牟尼像是人工铸造的。因而
地址: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郭关乡境内
描述:仁措湖简介 仁措湖位于八宿县郭关乡境内,这里地势开阔,环境幽静,绿草茵茵,是良好的天然牧场。由于湖水来源于雪山冰峰,水源充足,一年四季清澈透明。 仁措湖湖中的鱼类资源在盛夏之际极为丰富,大量的鱼在碧兰的湖水中悠闲地游玩,各种各样的飞鸟则在这幽静的地方筑巢栖息。如果在欣赏仁措湖美景的同时,在湖边
地址:西藏昌都县城俄洛乡境内国道317线上
描述:朱角山简介 朱角山位于昌都县城俄洛乡境内国道317线上,距县城约40公里。朱角山一带,崇山峻岭、山清水秀、古木参天,植被极为丰富。国外老家在朱角山的半山腰 上,发现了成片的唐代古柏树,据测算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可谓世界柏树林中的寿星。这对于研究古代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其它科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 实物资
地址: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县伊日乡
描述:伊日温泉简介 伊日温泉位于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县,距离类乌齐县城75公里。而类乌齐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地区北部,民族风情独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风景优美,有“藏东明珠”和“西藏小瑞士”的美誉。 提起“类乌齐”,人们便会自然联想到位于类乌齐镇旁边的德音颇章神山。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美,鸟语花香
地址:西藏昌都八宿县城以西5公里的巴东村牧场处
描述:八宿嘎学岩画简介 八宿嘎学岩画位于八宿县城以西5公里的巴冬牧场处。山高坡大路陡,交通不便,骑行约一天路程方可到达。 整个八宿嘎学岩画是在一块巨大岩石上雕凿的。岩画内容既有单个的图案,如人物、动物、日、月、塔、藏文字母,也有组合的图案,如张弓射箭、骑马的、骑牛的人、奔跑 的人等。它既反映了人类早期
地址:西藏昌都镇至帮达机场的公路40千米左右的路边
描述:大脚印简介 昌都镇至帮达机场的公路40千米左右的路边,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大脚印”的奇观。在路旁一处近乎陡直矗立的石壁之上,有几个模糊不清的状如人脚印的痕迹高悬在峭壁上,仔细看去每一个“脚印”都巨大如斗。这是什么“人”留下的这么巨大的“脚印”?这些脚印又是怎么会印在这几乎垂直的石壁上的?和模糊的“
地址: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县类乌齐镇
描述:查杰玛大殿简介 先说说杨贡寺。杨贡寺是由高僧桑吉温于公元1277年创建的,系达垅噶举派的主寺之一。公元1285年,由桑吉温奠基修建查杰玛大殿,并于1328年竣工。 大殿面积为3334平方米,大殿分为花殿、红殿和白殿,共三层,另加大金顶,高度为48.5米,竖立大小柱子180根,其中64根大柱高约9米,需2人合抱。 第一层
地址:西藏昌都类乌齐镇旁
描述:德庆颇章神山简介 类乌齐的德曲颇章神山,俗称“类乌齐”,在藏语中为大山的意思,由山名演变成县名,这就是类乌齐县城名字的来历。该山在类乌齐镇旁,距县城30公里。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流水淙淙,可谓"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水"。 在藏历六月十五日的时候,远近农牧民穿上节日盛装、背上充裕的糌粑、牛
地址: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昌都县昌都镇
描述:强巴林寺简介 昌都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镇昂曲和杂曲两水交汇处,它巍峨地依附在横断山脉之之下,耸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壤层上。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故对该寺的起名为昌都强巴林寺。传说格鲁派宗师宗喀巴16岁时由青海到拉萨学经途中,路过这两水交汇的秀美之地时预言这里将是弘扬佛法之地.后在1444年由宗喀巴